第十四回:罗汉堂哥弟双学艺,三皇寨僧道两论道-《笏剑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世安大惊道:“你的户帖是假的?这可是重罪,你好大胆!”

    唐喜笑道:“师兄太憨厚了,如今这世道,朝廷昏庸,官员腐化,听闻陕西一带已有百姓造反了,我可不想为朝廷卖命。”

    世安叹气道:“师弟你家里有田有粮,我家可是一贫如洗,我不去服役,又能去哪里?”

    唐喜道:“你我同去罗山,你将你家人也接来,凭我哥在县衙里的名头,让他给我二人找份差事做做,这样的话,你我兄弟朝夕相处,岂不快乐?”

    “这样太不道德了吧,朝廷这一年来供吃供住,我们一走了之,良心上如何过得去?”世安果断地回绝了唐喜。

    唐喜一听急了:“师兄,你真是死脑筋,百姓之所以贫苦,还不都是朝廷这帮贪官搜刮所致,如今你我吃的,都是百姓所赐,哪有半点是朝廷的恩德。”

    世安觉得唐喜说得有理,默默的点了一下头。

    唐喜大喜:“师兄同意了?”

    世安想起十二兄弟的邪恶嘴脸,想起父亲憔悴焦虑的脸孔,顿时不胜羞愧。此时自己还未能一拳打断擀面杖,即便逃回高县去,有何颜面去见老父?报不了大仇岂不又要遭人羞辱?

    此时旁边正好有一株树干有碗口大的青松,世安怒目扫去,看到的却不是树干,而是十二兄弟那伸向妹妹的淫手,世安大怒,大喝一声一拳打去,那树干晃了几下,复又归于平静。

    世安见了,痛心疾首仰天叹道:“我洪世安学艺不精!真是愚钝呀!”

    唐喜一惊,问道:“师兄,师弟有一句话憋了很久,一直想问,你如此苦练武功,胜过常人十倍百倍,莫非有什么大仇待报?”

    世安听了,一时冷静了许多,慢慢转身,默默无语地朝山下走去。唐喜见世安不说,也已猜出了八九分,远远地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4

    到了山下,师兄弟们也刚刚起床,大家简单梳洗一番后忙匆匆奔赴练武场,早有少**僧伫立在那里等候着。大家跟随武僧练了罗汉拳、韦陀掌、散花掌、醉八仙棍等,然后吃饭。

    饭毕,千户黄明在众军士拥簇下阔步而来,只听他厉声喝道:“本官今天要检视尔等练武成效,凡点到名的上前听命。”说完,黄明摸出一份名册大声念道:“洪世安、唐喜、李芳华、刘德、陈代伟、舒畅、滕建伟、张吉勇、黄振宇、郑云忠、滕召辉……”

    世安大喜,上前三步立定,后面唐喜等人也陆续走上来与世安站成一队。世安心想,去年那和尚告诉我,如果刻苦学习被千户大人看上的,就要再学二年,看来自己是有这个机会了。

    世安猜的没错,黄明一口气念了一百二十个人名,然后对众人道:“没有念到名的继续练武,念到名的随我到塔林前列队。

    世安等人随黄明来到塔林前排成十二队,每队十人,黄明亦从自己士兵中挑出十二人,分别在每队面前立定。黄明道:“站在你们前面的这十二人,都是参加过宁远大战,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勇士,他们身手不凡,战场上以一敌百,你们若有能赢他们的,赏银五两。”

    黄明让士兵搬来桌椅,铺上纸笔,端坐在那儿观看,众人一一出列与勇士比试,输了的靠边站立,赢了的领取赏银,并在姓名后打勾做记。

    经过一百二十场的武斗,赢士兵者共四十九人。黄明大喜,遣散那些打输了的,对留下的四十九人道:“我决定,你们四十九人留在少林寺继续习武,从明日起,由少林罗汉堂首座大师教你们少林秘技,两年后晋升为将赴辽东效力,将来,你们大功告成,凯旋而归时,定是高官厚禄,荣华富贵,甚至还可以金殿面圣,封侯拜将。众位兄弟,好好学艺,切莫辜负朝廷厚望,错失了大好前程。”

    5

    从此以后,世安、唐喜等四十九人在罗汉堂接受首座大师的亲授,大师根据不同人的特长传授不同的功夫。世安先后学了光明拳、七星拳、波罗蜜手、般若掌、如来掌、龙旋掌、无相指、摩诃指、擒龙手、虎爪手、慈悲刀、罗汉棍等绝学。唐喜先后练了蜻蜓点水提纵术、大挪移身术、阿罗汉神功、大韦陀杵、少林怀心腿、如意缩骨功、慈悲刀、菩提刀、达摩剑、擒龙手等秘技。

    日升月落秋复冬,斗转星移又一年。

    这天清晨,洪、唐二人照例来到达摩洞外练功,唐喜早已在附近的树枝中练习攀爬轻功去了,世安则对着树干树枝狠练师父前天教过的拳技。半个时辰后,满头大汗的世安回达摩洞口取水喝,忽见一五六十岁的灰衣道长立于洞前目视自己,看那情形,应该是注视自己很久了。

    一定是前来参拜达摩洞的游方道人,世安也不在意,只顾去拿水,一咕噜地喝了大半壶。

    喝完水,见道长还在看着自己,慈眉善目,略带笑意,出于礼貌,世安也朝他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道长作揖道:“小师父俗家哪里?”

    世安道:“我是四川人。”

    “小师父不远千里来到少林学艺,如此刻苦,在众多弟子中未有能及者,以我看,一定是高县来的洪世安师父吧?”

    “道长如何知道我名字?”

    “贫道王善,听说佛教高僧罗空大师正在少林宣讲佛法,特来拜访。前几日与贵寺方丈、罗空大师探讨佛理与道法,后又论及当今世态炎凉,曾听方丈提及小师父的名字,刚才看小师父练功,猜想一定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王道长,幸会。”

    “世安师父如果不嫌弃,王善愿意与你结缘,在少林寺期间多向小师父请教。”

    “道长抬举了,世安粗俗,对佛理道法一窍不通。”

    “佛在心中,道亦不在身外,人人心中有佛,万物与道合一。”

    “道长高论,世安受教,”世安想了想,又道:“罗空?嗯,是了,最近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僧人云集少林,听说是前来聆听什么高僧讲法的。”

    王善笑道:“小师父要想很好领悟少**功,可不能光凭身体上下功夫,也要心里面下功夫哦!”

    世安不解地道:“心里面?”

    王善笑道:“是呀,学武靠心悟,无心学不成。我在武当山的时候,就亲自见到学武当剑、太极拳学得好、学得精的,都是六根清净,道法高深的老道长,而那些年轻体壮,争强好胜的少年往往只能学得一点皮毛。世安小师父虽然刻苦,但要想学精少林功夫,不可不知佛法呀。”

    世安似有所悟,行佛礼道:“多谢道长指点。”

    王善又说:“我今晚要去见罗空大师,你若有意,我可以为你引见,大师乃当今禅林高僧,号称南佛,虽然不会武功,但精通佛法,世安小师父若能得到他指点,武艺必能更上一层楼。”

    世安喜道:“多谢道长好意,今晚有劳道长引见。对了,我要下山了,道长还要在山上逗留吗?”

    王善道:“容我参拜达摩祖师,然后陪小师父一起下山如何?”

    世安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一会儿,唐喜也回来了,王善参拜完达摩像出洞,世安引荐唐喜见了王善,寒暄几句后,三人一起下山。

    6

    傍晚时分,王善与世安携手进山,二人边走边聊,世安道:“我刚才听师兄弟们说起,才知道原来罗空大师曾受光宗皇帝召见,手中持有御赐度罪金牌,道长亦是继承西道王常月的道德高人,失敬。”

    王善道:“惭愧,当年光宗皇帝一片仁心,着东圣、南佛、西道遍游全国,教化百姓,广度罪人,怎奈数年来,民风日下,贼乱更甚,王善继承王真人衣钵,虽尽力布道,却收效甚微,愧对先皇,愧对真人,愧对百姓。”

    世安道:“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道长已经尽力了,听说北法曹印知法犯法,竟然贪污官银嫖宿妓女,这种无耻之人,那才叫愧对先皇,愧对百姓呢。”

    王善一怔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曹印入狱一事传遍天下,王善因有含冤受屈的经历,因此对此事是真是假不敢冒然相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