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二回 三圣宫王道长论道 鹤鸣山唐义士归义-《笏剑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唐海道:“好,那我们明天一早就去鹤鸣山。你和金子妹妹多多保重,有机会我们鹤鸣山上见。”

    2

    唐海三人回到旅馆,喜见叶阳正在乐滋滋地独饮。

    见三位哥哥回来了,叶阳笑嘻嘻问道:“你们去哪里了?”唐海不答反问:“你去哪了?”叶阳还是笑嘻嘻地:“我去替大哥做了个买卖,嘿嘿。”唐海佯装不知:“什么买卖?”叶阳将一块血淋淋的人皮拿出来放在桌上展开,笑道:“大哥,你看这是什么?”三人一看,是一块纹有红狼的人皮。唐海、山勇、林源知道是从小红狼身上割下来的,唐海冷冷问道:“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有能耐呀?”

    本以为大哥、二哥、三哥会大吃一惊,没想到他们竟然一个个视若无睹,这倒是让叶阳吃惊不小。叶阳看看三人,问道:“你们这是?”林源责怪道:“大哥说过多少次,我们不去逞那好勇斗狠的鲁莽英雄。”

    叶阳大惊道:“你们,你们知道我去干什么了?”

    山勇问道:“你知道杀死小红狼饶你一命的人是谁?”

    “啊?你们,你们怎么知道的?”叶阳惊得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林源道:“那是枭龙和金子,如果今天去接货的不是他们,换了其他人,你命都没了!”

    叶阳越听越惊!天哪,这么隐秘的事,竟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唐海道:“赶紧换了衣服,我们连夜离开成都去鹤鸣山。”

    “去鹤鸣山做什么?”叶阳问道。

    唐海道:“你这么不听话,只好将你送到鹤鸣山做道士去,让你读读经文,磨磨煞气。”

    山勇和林源乐了,二人捂嘴窃笑,搞得叶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傻傻地立在那里发呆。

    3

    鹤鸣山位于成都西郊大邑县境内,山势险峻,形似仙鹤,故名鹤鸣。东汉第一代张天师就是在此建立道教,广传道法,治病救人,系道教发源之地。

    唐海、山勇、林源、叶阳四人进入山区,但见古木参天,碑石林立,一派仙乐气息。 四人徒步前行,来到南崖石壁,只见上面刻有诗句:

    冥冥漠漠抱天根,内里一分外一分。

    三丰隐者谁能寻,九室云崖深更深。

    林源自言自语道:“谁没事将诗写那么高,我就奇怪他怎么爬上去的。”唐海道:“当年仙人张三丰在鹤鸣山修道,成祖皇帝派人迎请,可使者在鹤鸣山找了几年都没找到张三丰的人影,有一天突然发现悬崖上这首诗,使者才将此诗抄下带回京城复命,总算是交了差。”

    林源笑道:“大哥学识渊博,连仙家的事也知道!”

    叶阳道:“那使者也太无能了,要是我,不管他张三丰藏哪里,半天就把他揪出来。”

    山勇道:“诺达一座山,你如何半日就能找到人?”

    叶阳笑道:“我让人四处点火烧了这山,你看他出来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唐海骂道:“这是道教圣地,休要胡说。”

    叶阳伸了伸舌头道:“行,我闭嘴就是。”

    走了两个多时辰,四人来到天师殿,里面供奉着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神像,殿中间有一块金匾,上书“道正则兴”,左右两侧各写着一联:

    威威彩像宛若传经日

    郁郁鹤鸣犹然行道时

    唐海四人参拜了天师像,又来到上清宫、文昌宫、天谷洞、斗姥殿敬神,一打听,得知王善道长住在三圣宫,四人径来三圣宫访圣。

    三圣宫是一栋古建筑,上下两层,玻璃琉彩,飞斗朝天,气势宏大,突显威武**,上书“道炁长存”四字。唐海四人进宫观看,只见内供太上老君、吕洞宾、张三丰神像,四人一一参拜过后,见旁边有一中年道士,唐海便上前作揖询问:“无量天尊,请问王善道长在何处清修?我们是贵州赶来专程拜访道长的。”

    那道士道:“善士稍等,我为你去通报一声。”

    唐海忙道:“多谢,多谢。”

    那道士朝三圣宫后院走去,没过多久,引着另一道长朝这边走来,唐海一看,道长身高六尺,脸容清瘦,步伐稳健,精神抖擞,再观穿着,只见他头戴冲和巾,身着八卦袍,脚踏灰靸鞋,颇有仙风道骨风度。

    来人正是王善,王善见了唐海四人,合掌道:“无量天尊!”

    唐海亦合掌拜道:“俗人唐海拜见道长。”

    王善道:“四位请后院客堂用茶。”

    唐海道:“多谢道长。”

    三圣宫后院是一排平房,王善带四人进入阅经室,只见里面全是几十木柜书籍,林源惊叹道:“这么多书!一辈子怕都看不完。”王善一面请大家在阅经室西侧客堂坐下,一边对林源道:“人生短暂,看你怎么利用了,利用得好,能做无边功德,利用不好,一事无成呀!”唐海听了王善这话,点头称是,赞叹道:“人生须臾,功德无边,王道长这话犹如画龙点睛,佩服!”

    众人落座,王善叹道:“许多道士总想清静无为,专心修道,然道法无为无不为,为人一生,怎能够只顾自己不管他人?我们修道之士,更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,不可学古之隐士,只图自己清心修道而不管百姓悲欢离合。”唐海道:“道长说的是,道长为了天下苍生呕心沥血,功德无量。”

    这时小道士将茶端上,王善请四人品茗。

    王善将唐海等人打量了一番,见四人外漏凶相,内函正气,料想是嫉恶如仇的江湖义士,因此心中欣喜,欢快地道:“王善广布道法,并不是要大家都去修成什么神仙,目的只有一个:让天下百姓倾心向善,远离尔虞我诈,实现天地融洽,万民共乐的大同世界。”

    唐海闻言既惊又喜,恳恳言道:“当今天下大乱,不少志士求仁取义,怎奈不知出路何在,敢问道长,民心不古,三清道法如何导民向善?”

    王善道:“天下大乱,皆因一个贪字,天下大贪,皆因一个欲字,天下大欲,皆因一个妄字,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道法就要教人去妄心,空人欲,灭大贪,众生常清净,大乱何处起?”

    唐海道:“善哉!唐海立志破邪立正,今上鹤鸣山一心求道,盼求道长时刻教诲,如有打扰道长清修之处,万望恕罪。”

    王善喜道:“哪里的话,四位善主可住在观中,你我同修道法,取长补短。七天后,鹤鸣山正好开设‘天道惟善’法坛,天下道观主持及得道、向道善士数百人将参与观礼,你们就留下来一同参会,何如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