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6、一炮而红的美事儿-《不让我当偶像是吧?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在剧组cos墨镜王的日子,是超乎白又楼想象的快乐。
    以前他还挺讨厌那种不会说人话,净整一些云里雾里骚话的家伙来着。
    现在嘛.质疑、理解、成为。
    你别说,你还真别说。
    不说人话还挺有意思咧。
    当然,有意思的关键是真的有人信。
    柳曼栗就很沉迷这种感觉,她甚至有点不想听白又楼说人话了,就爱听那套云里雾里的玩意。
    毕竟拍摄效果摆在那呢~
    柳曼栗觉得自己得亏是找了白又楼,在他的“指点”下,不说其他的,光是故事镜头的质感,就仿佛能跟其他导演有着显著的差别。
    不过,她显然是有些当局者迷了。
    娜娜子看着这些天拍出来的镜头,总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。
    想了好一会儿后,恍然大悟!
    啊对!这种感觉.很像白又楼之前跟安鹿宁拍的那部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的味道。
    甚至跟《药神》的手法也有几分像。
    《少年的你》取景跟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更是同一座城市。
    在山城这个拍摄背景下,白又楼总能把人拍出一种霓虹养眼,万如海的视觉冲击感。
    用镜头输出的气韵、意境、姿态,仿佛有几分诗意一般。
    用技术语言来说就是
    “呐,想要把画面中的每个人都拍出有几分光辐射的感觉,就得先让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相机位置不变,通过移动镜头、调整焦距和角度等手段来捕捉画面顶顺光、侧光、后侧光等不同光位拍出的人物感觉都是不一样的”
    对于白又楼的“指导”,柳曼栗倒是有不同意见,“我听老师说,现在大家都喜欢用多机位全局布光,那样拍摄快、角度多、调子高,能照顾到每个细节的曝光。”
    白又楼点了点头,“对,那样的画面比较亮,显得演员脸上瑕疵少、干净,但光线效果扁平,不够立体,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用一用比较合适.”
    在和白又楼的“辩论”之中,柳曼栗完全落入了下风,毕竟相比于电影学院的“导师”,眼前的白又楼说的话当然更有含金量。
    事实上,白又楼也确实没坑她,他自己拍电影也是这么玩的,尤其是拍一些重要镜头的时候,从第一部电影《爆裂鼓手》就开始这样子搞了。
    这类手法主要用来拍人物,在《白日梦想家》里头用的就很少,换了别的方式。
    集大成者就是跟安鹿宁合作的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。
    那部电影里头,他用了不少的长焦镜头。
    模糊背景、模糊边缘。
    大面积暗调,窄视野、留白、残影、人脸特写。
    显得画面情意绵绵又光怪陆离。
    这种长焦镜头给人一种不稳定的的虚拟感。
    女生在这种极致浪漫的画面里,如梦如幻,似玉含光。
    既有迷离又有韵味的故事感,还有多维的空间感。
    所以到现在都有安鹿宁的粉丝在说,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是把她们鹿宝拍的最好看的一部电影。
    真·颜值巅峰。
    其实说白了就是空间感足,在这种空间感当中,视角像被窥探。
    可以让看者更加沉浸在故事情境中,随着画中人一举一动,这种长焦镜头仿佛也有了呼吸。
    光线像无数双眼睛,她被注视,但她不知。
    “娜娜,不用那么刻意,你姿态稍微收着点,要是太婀娜了,这样子拍出来会显得媚态横生,不符合人设。”
    娜娜子很难受。
    她特想被白又楼拍的那么美,那种“隔岸观火”一般的腔调,让她这种爱美的姑娘觉得欲罢不能。
    但她真不能。
    谁让她是女主角呢~
    她的人设不允许她搞的那么媚,白又楼需要的是那种破碎但坚韧的感觉。
    这可难坏了娜娜子,她是做好了来演一部狗血青春片的准备来着。
    结果进组之后越拍越不对劲,迷迷糊糊地甚至有些找不着方位。
    反倒是她的“小徒弟”陆晓晓可以享受一波这样的待遇,给那姑娘高兴坏了,哪怕穿的是校服,但截下来依旧可以当壁纸用。
    她演的算是个恶毒女配,也算是把她往争议性的道路上又推了一步,以后大概率要学娜娜子走黑红路线,未来看情况洗白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