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此生恨不见中原……这是陆游年轻时候说的一句话。中原自然是在那里,但对于陆游,对于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人来说,他们却不知道中原是什么样子,这是一个悲剧。1203年,陆游的一位忘年交,一位比他小15岁的故人辛弃疾前来探访他,两人促膝长谈,共论国事。第二年,辛弃疾奉召入朝,据说朝廷终于想通了,再次有了北伐的念头。陆游勉励辛弃疾,叫他协助朝廷,早日实现复国大计。” “陈凡老师,辛弃疾是谁?” “这个啊……要说辛弃疾估计又是一个大长篇了,这个以后再说。两年之后,朝廷下召,出兵北伐。陆游听到这个消息,欣喜若狂。但好景不长,刚有北伐的想法,朝廷就出了叛徒,西线吴曦叛宋降金,东线再次主张求和。1207年,史弥远发动政变,诛杀了大将韩侂胄,至此北伐功亏一篑。陆游听到这个消息,不久就病了……这一年,他86岁。临死之即,他将一众儿子都叫了过来……” “我……” 听到这里。 众人都不由得内心一痛。 陆游这一生,伴随着才华横溢,伴随辞官罢官,伴随着思君报国……但也伴随着渐渐老去,甚至走向死亡。 只是。 虽然陆游这一生并没有做出特别大的贡献。 但其一生,都心念着收复中原。 “陆游对儿子一翻叮嘱,生怕他们忘记,临终前做了一首诗给自己的儿子们,这首诗叫做《示儿》。” 纸笔早已经准备好。 “死去元知万事空”。 不需要他人解释。 这首诗很好理解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死了之后,人间的所有事都与自己无关了。 “但悲不见九州同。” 天下分为九州。 九州即天下,天下即九州。 但在南宋时期的九州,却是四分五裂。 最为有代表性的中原,却是在金国人手里。 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” “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 这首诗很简单。 没有煽情。 也不需要解释。 你一读就懂。 一懂…… 那就无法收拾了。 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 “家祭,家祭……” 整个直播间内,无数粉丝颤抖起来。 虽然陈凡已经提前告知。 虽然一众粉丝早有准备。 但…… 当陈凡将陆游最后的绝笔写出时,泪水早已不自觉流出。 他们没想到。 陆游此生恨不见中原,那怕到死之即,仍没有忘记。甚至还嘱托子女,等哪一天王师北定中原,别忘了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他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