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千万孤独“柳宗元”……(求订阅)-《我,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们突然有一种体会到了陈凡老师莫明欢喜的那种感觉。

    对。

    就是那种……超凡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们微微一笑,再次将一首刘禹锡的诗发了出来:“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唱歌声。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”

    这首诗叫做《竹枝词》。

    竹枝词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当地流传的一首民歌。

    刘禹锡很喜欢这一首民歌,然后就以这一首民歌的名字为题,写了一首同名诗。

    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……这首诗好像很有哲理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不只有哲理,我怎么感觉好像这首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?”

    “什么含义?”

    “我感觉这个晴,是不是通情?”

    “我尼玛……”

    不说还好。

    这一说“晴”与“情”字,无数粉丝又是一片沸腾。

    原本这一首诗的境界就很高。

    此时晴通情字,瞬间就将这一首诗再一次拔高。

    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这代表的西边无晴,无晴就是无情。但后面一句,道是无晴却有情。道是无情却有情……哈哈哈,哈哈哈,有趣,有趣,太有趣了。”

    这让大家一下子想起了男欢女爱之间所说的俏皮话。

    “还有,还有呢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不是三首吗?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首呢?”

    虽然这会儿不是在看节目,但这会儿大家早已经被刘禹锡给俘虏了。

    “还有一首就是晚年时期刘禹锡所作的,这首诗的名字叫做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。”

    【人谁不顾老,老去有谁怜。

    身瘦带频减,发稀冠自偏。

    废书缘惜眼,多灸为随年。】

    作这一首诗的时候,刘禹锡已经六十多岁了。

    从这一首诗人,人们可以看到,刘禹锡已经显示出了老相。

    正如这一首诗里所写。

    【人谁不顾虑到自己老去呢,可是老了又有谁可怜?

    身体越来越瘦,衣带都要越来越收紧,因为不收紧一会恐怕会掉下去。

    年老了连头发也稀少了,如果不注意,帽子带着带着都会掉下去。

    虽然我以前有很多书,但我现在都将他放了起来。不是我不喜欢读书,而是我想要爱惜我的眼睛。

    没得办法,因为身体各方面的疾病,我也不得不天天针炙几下……】

    只是。

    你以为刘禹锡叹息的是自己老了吗?

    哈哈哈。

    也许柳宗元会,白居易会,韩愈也会。

    但,刘禹锡打死也不会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就算是老了,他后面又写道。

    【经事还谙事,阅人如阅川。

    细思皆幸矣,下此便翛然。

    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】

    其实呢。

    想开了的话,有的时候也没有什么。

    虽然老了,但经历多的事情也变得更多,见识也广,接触了解的东西也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有的时候甚至只需要看一眼便知道,什么话也不需要说。

    现在想来,其实老了也有老了的好处不是吗?

    如果你不总是去想自己老了,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的愉快。

    所以你看,那晚霞是不是很美?

    不要说他已经接近傍晚,很快就要落山了。

    但就算是晚霞,同样可以映红满天。

    什么叫不服老?

    恐怕唐朝所有诗人当中,也就只有刘禹锡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