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若是换成秦昭襄王在这,秦霄还不敢露出全部实力,生怕引来忌惮,导致无法达成结盟。 但秦始皇,秦霄相信,以他的心胸,绝不会因为自己的实力太强就过于忌惮,瞻前顾后。 千古一帝,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六世余烈,但秦始皇本人的气度和眼光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 微微停顿片刻,秦霄继续道:“伐天之战结束之后,我便会返回我的世界,陛下不必担心。” 这是在暗示:我不会对你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。 上一次副本,秦霄在嬴异人身上下了不少力气,为的就是能和秦始皇搭上线。 从目前的交流来看,这件事算是没白做,秦始皇对自己还是比较信任的。 但秦霄依然不希望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,直接把话给挑明了。 秦始皇最在意,或者说最忌惮的,应该就是自己的实力,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。 秦霄直接把话挑明,说清楚自己完成【泰山封禅】,或者说【伐天之战】剧情之后就离开。 无论秦始皇信不信这话,至少在这段剧情的合作当中,多多少少都能更顺利一些。 至于剧情结束后…… 秦霄本来也没骗人,这段剧情结束之后,秦霄就会在短时间内离开副本。 到时候,双方自然不会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。 秦始皇自然明白秦霄这话的意思,沉默了片刻,问道:“你如此下力气帮寡人,所为何事?” “改变历史,我自然能获得好处。” 秦霄含糊了几句。 主要是实在没办法解释什么叫“主线任务奖励”。 顿了顿,秦霄继续说道:“当然,若是陛下愿意出些军资,那就更好不过了。” 所为的“军资”,其实就是秦霄出兵的费用。 若是秦始皇愿意给,秦霄也不会端着架子不收。 白得的好处,不要白不要。 秦始皇思索片刻,点头道:“朕自然不会小气,待明日朝会结束,朕让李斯带你去库中,看上什么,尽管拿便是。” 秦始皇从来不怕别人要好处。 只要是有能力,能给大秦带来帮助的,他绝不会有任何吝啬。 反而,秦始皇最怕的是,有人一直在帮自己,却不要任何东西。 这反而更说明他的图谋极大。 比如……吕不韦。 既然索要好处,那无非就是价钱的问题了。 在这方面,秦始皇还是很有自信的。 朕富有四海,什么好处给不起? “那就谢过陛下了。” 秦霄也不客气,先应下来再说。 随后,秦霄问道:“敢问,陛下可知天庭实力如何?若是我方胜算不够高的话,还来得及做些准备。” “不知。” 秦始皇摇了摇头,话题一转,又说道:“不过,朕族中记载有描述,仙神与人类不同,从孩童至成年便需数千年以上。当初人王帝辛陨落一战,天庭遭受重创,如今八百年过去,应当还未恢复元气才是。” 原来如此…… 秦霄知道了为什么秦始皇有底气攻打天庭。 仙神实力强大,但成长周期也长。 八百年,对人类来说,是数十代人的时间。 但对仙神来说,可能还没过完青春期。 当初那场大战,圣门覆灭,人王帝辛陨落。 天庭受到的损失最小,但也必不可能完好无损。 直到现在,肯定是没有恢复元气的。 而在这八百年里,秦国一脉积蓄实力,一统天下,已经为人族恢复了大部分的元气。 秦始皇恐怕也是想要在自己最巅峰的时期杀上天庭,为人王帝辛复仇,并率领人族重新成为三界主宰。 不过,秦霄还是有些疑惑:“按理来说,似乎再过数百年时间,让后人去攻伐天庭,把握应该更大一些吧?” “来不及了。” 秦始皇摇头道:“天界的封印最多还能维持数年时间,与其拖下去,不如趁着朕还年轻的时候趁早解决此事。” “明白了。” 秦霄秒懂,当即道:“既然如此,我要一些时间做准备,找几个人。最多半年,应该就够了。” 秦始皇也不问秦霄要找什么人,只是说道:“若是有需要,黑冰台可借你调用。” 秦霄没有拒绝秦始皇的好意,点头道:“如果有需要,我不会客气的。” 两人又聊了一阵,秦霄追问了一些关于伐天之战的细节,秦始皇一一作答。 深夜,秦霄告辞离开。 “陛下……” 秦霄离开之后,从书房的阴影处走出一人,面带忧色地说道:“陛下是否说得太多了?” 伐天之战,多么重要的事情? 秦国嬴氏一族,八百年来,都在为此而秘密谋划。 甚至连秦朝的许多重要大臣,都不知道这件事。 就这么轻易透露给一个外人? 有当年周武王背叛人族的先例在,谁敢说,如今人族当中,就没有天庭走狗? “阿喜啊……” 秦始皇看向这个年轻人,笑道:“曾祖说他不可信,父王说他可信,你觉得,谁对?” 曾祖就是秦昭襄王。 父王自然就是嬴异人了。 两人对秦霄的印象截然不同。 秦昭襄王认为,秦霄是一个靠不住的野心家,随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秦国的利益。 而嬴异人却因为做质子时期经历的缘故,对秦霄十分的信任。 两人的说法截然相反。 “族中典籍记载,四十几年前,从伊阙之战到长平之战,十年大战之中,秦霄确实是坑了秦国好几次。” 被称为“阿喜”的年轻人皱眉道:“而先王……恕臣不敬,先王昏庸,不能识人!” 说到最后,阿喜的声音中都带上了一丝怒气,也不知是冲着谁发的脾气。 秦始皇见阿喜发脾气,抬手虚按,安抚道:“好啦,别闹别扭了。让你来做当代‘隐脉’,是父王对不起你,我这个当哥哥的,也对不起你……” 一听到秦始皇对自己道歉,阿喜脸上浮现惶恐之色:“臣不是这个意思,陛下切莫如此,臣不敢……” “好了好了,咱们兄弟之间,没那么多讲究。什么君君臣臣的,你就把我当成哥哥!不对,我本来就是你哥哥!咱俩虽然不是一个娘生的,但从小你就喜欢跟在我屁股后边,都忘了吗?” 秦始皇说着,脸上浮现出缅怀的表情,似乎回忆起了过去的画面。 回忆了一阵,秦始皇回过神来,继续说起正事:“你说的对,也不对。父王确实算不上明君,但要说昏庸,却也不至于……” “吕不韦的事,哥哥忘了吗?!” 阿喜露出不忿之色:“若非父王昏庸,何以权臣当道?!” “那吕不韦,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。要不是父王留下的后手,我想要除掉吕不韦,也没那么容易。” 秦始皇并未多做解释,只是摇了摇头,带过这个话题:“曾祖说秦霄不可信,父王说秦霄可信,都没有错,只是他们的立场不同。当初父王曾说过,秦霄会在我这一代再临,我便仔细研究过祖上记载。” “哦?” 阿喜连忙追问:“父王还说过这事?为何我不知道?” “父王临终前交待的,那时你也在旁,没听到吗?” 秦始皇疑惑地看向自己的弟弟,后者眼眶一红,低声道:“大约是太难过了,没有注意吧……” 阿喜虽然嘴上一直叫嚷着“父王不公”,但对自己父亲的感情却是很深沉的。 只是想到父亲,便有一股哀伤涌上心头。 “别想了,都过去了。” 秦始皇拍了拍阿喜的肩膀,继续道:“我研究遍了族中关于秦霄的记载,发现这个人,你若真心待他,他便会以真心相报。你若处处提防,他便只和你讲利益。就如……曾祖时,曾祖不信任秦霄,还试图暗中设陷阱坑害,被人报复,怪得了谁?” “哥,你的意思是……” 阿喜立即明白了秦始皇的想法,当即道:“此人值得赤诚以待?” 秦始皇点点头,说道:“若是族中记载不差的话,理当如此。” 话题一转,又道:“自然,伐天之战,我嬴氏已准备了八百年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涉及最重要的部分,还是要保密,不到最后关头,不得透露。这方面,你不要干涉,我亲自来处理。” 阿喜有些茫然,却没有反驳。 从小,自己的脑筋就比不上这个哥哥,他也习惯了听兄长的吩咐做事。 反正,兄长怎么说,自己就怎么做呗。 正好省得费脑筋了。 “这次伐天之战,你便不要去了。” 秦始皇吩咐道:“你留在咸阳,继续隐藏身份。若是出现什么变故,人王血脉,便要靠你传下去!切记,若我没能活着回来,务必隐姓埋名,不得透露出身!” 阿喜自然清楚,伐天之战有多么的凶险。 但他却没有任何理由劝说秦始皇不要去。 更加不能随秦始皇一起去。 嬴氏“隐脉”,存在的目的,就是在家族出现重大的,足以灭亡的变故时,隐姓埋名,将血脉传承下去,以期未来东山再起。 作为当代隐脉传人,阿喜必须要确保,在秦始皇出去冒险的时候,自己要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下。 两人同时赴陷,是绝对不行的。 “哥……” 阿喜忽然有些难过,眼泪从眼角涌出,哽咽道:“哥,你一定要平安!” “别说傻话。”秦始皇笑着抹掉阿喜眼角的泪珠,轻声道:“这是哥的责任,咱们是人王之后,该当赴难的时候,可不能犹豫。” …… 接下来,双方各自派出手下接触。 李斯代表秦始皇,苏秦代表秦霄,就结盟的细节条款进行谈判。 条款非常的细致,小到物资供应中的一根铆钉要按照什么标准打造都有详细的规定。 不过主要的核心条款也就那么几条。 首先,秦霄要交出一部分兵力——准确的数字是五十万大军——的指挥权给秦始皇,由王翦和蒙恬率领。 当然,这部分军队的实际统帅,依然是秦霄手下的将领,只是需要听从王翦和蒙恬的调遣而已。 作为回报,此战结束后,秦始皇承诺,将为秦霄提供不少于五名“重臣”,转投秦霄麾下,为秦霄效忠。 所谓“重臣”,至少也得是三公九卿,或者同等级别的大臣。 秦朝的重臣,质量还是非常高的,至少都是SS级,甚至SSS级的人才。 仅仅只是这五个人才,就足以让秦霄手下的实力增长不少。 除此之外,在伐天之战期间,秦霄军队的一切后勤、补给,全部由大秦朝廷承担,包括伤亡抚恤和战功奖赏也是如此。 当然,抚恤和赏赐的标准,比秦霄领地中实际执行的标准要翻了两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