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青州风云 第二十五章入学选拔(一)-《清平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拿到试卷之后,李清打眼一看,不错,都会。

    试卷上,共有四道题。

    第一道题,默写题。给了你儒家经典明著—《礼记》中的一小段的第一句,让你默写出这一小段。

    这对满腹经纶的李清来说,手到擒来。是而,先在心中默背一遍,然后便开始书写了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一字不差,完美结束。

    第二道题,注释题。给你一段话:“大德不官,大道不器,大信不约,大时不齐。察于此四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,或源也,或委也,此之谓务本!”让你注释它的意思。

    这对才高八斗的李清来说,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
    毕竟母亲都给注释讲过。

    先在心中想一想母亲给总结的要点,然后便开始提笔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再次完美结束。

    第三道题,竟然是道计算题。

    家中共有鸡和兔子一百只,鸡的脚比兔子的脚多二十只。问: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?

    看到这里,李清心生笑意,幸亏小学的数学知识学得很通透啊。

    在纸上,X,Y一代入列出,答案呼之欲出。

    有鸡七十只,有兔子三十只。

    简单明了!

    第四道题,则是一道高难度的题目。请你说一说,治理一县之地,是律法重要,还是民意重要?

    这可有点难度了。

    李清思索片刻之后,便在纸上写道:“应以律法为根本,但遇事仍需酌情处理。具体情况,具体分析。不能有悖律法的规定,但也不能太忽视民意。”下面的篇幅,则是对这一句话的解剖分析,举例说明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圆满结束。

    交卷!

    而一旁的葛虎在拿到试卷之后,打眼一看,唉!

    第一道题,背来,但没背过。

    第二道题,清哥他母亲给讲解过,但是忘记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