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回:般若寺县令求神,罗山城乞丐查案-《笏剑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慧远匆忙赶来,王武询问这尊佛的来历,禅师道:“此乃韦陀菩萨,也称韦陀尊者,一副金刚不坏之身,佛教护法神。此神立志斩妖除魔,救济天下众生,你们看他手中的棒,这可不是一般的木棒,乃金刚降魔杵,重八万四千斤,降怪伏魔之法宝也。”

    吴广听了禅师这番解说,细细观看神像的脸面、服饰和手中的金刚降魔杵,只见他身披甲胄,双手撑金刚杵而立,站姿潇洒,衣袍随风飘舞,气度不凡,再端详其容,见他面如童子,慈中含威。吴广看着看着,突然脸色大变,吓得连退五六步翻到在地上,直叫“鬼杀手!鬼杀手!他是鬼杀手!”

    王武大喜:“你确定是他?”

    吴广脸色苍白,战战兢兢地道:“是,是他,我在长寿山庄见到的就是他。”

    王武欣喜若狂,也不顾县令威仪,像一个山野乡民一样飞奔出寺,一路狂追那飘然而去的乞丐,口呼:“先生留步,先生留步……”

    3

    罗山县衙印堂。

    乞丐坐于上位,翘着二郎腿,一边用手搓着脚背的污垢,一边轻轻地哼着曲调。

    王武屏退众人,仅留下赵泽伦、姚华、唐喜三人作陪。前脚虔诚拜佛许愿,后脚就遇到这神一般的乞丐,王武料定此乃佛祖显灵,因此对乞丐万般虔诚,恭恭敬敬地呈上黄金百两,率三人礼拜乞丐道:“王武凡夫俗子,不识先生大贤,万望恕罪,请先生看在罗山百姓面上,助本县擒获真凶,为民除害,王武不胜感激,事成之后,另有重谢。”

    那乞丐见了金子,笑呵呵地收下道:“好说,好说,不知县令大人要我何时破案?”

    王武道:“自然是越快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一月如何?”

    王武大喜:“有劳大贤!”

    “本乞丐不叫大贤,叫一月杀。”

    王武四人讶然,世间哪有这样的名字,乞丐笑道:“一月之内擒获真凶,故名‘一月杀’也。”

    大家做梦也想不到,传说中的鬼杀手其实假扮的不是鬼,而是韦陀,众人只因在黑夜中看见奇怪的面具,都误以为是鬼,谁也不曾将这形象与寺庙里的天神联系在一起。

    而这一点,竟被一个乞丐看穿,可见“一月杀”并非真的乞丐,而是一个遁世高人。

    王武现在别无他法,只有将赌注押在“一月杀”身上了。

    “但愿在这一个月内,鬼杀手,哦,韦陀杀手不要再杀人了,”王武喃喃自语。

    “大人放心,韦陀不会再杀人了。”

    王武怪问道:“先生何以知之?”

    “白龙王前一日扬言要取鬼杀手的大棒、面具、头颅祭奠其兄弟,鬼杀手第二天就取了他的命,还将大棒、面具留在现场,表明他杀了白龙王后,下决心金盆洗手了。”

    赵泽伦道:“有理,自白伟被杀后,已有数月未见韦陀杀手现身了。只是,他为何要金盆洗手?”

    姚华道:“是呀,此等恶人会金盆洗手,真不可思议。”

    “恶人?未必。”

    王武怪问道:“他为非作歹,杀人掠货,不是恶人是什么?”

    乞丐笑道:“第一,他为何要带面具,若是掩盖面目,一块黑纱足以。第二,他为何用棒做凶器,若要杀人,刀、剑、箭最为便利。第三,他所杀之人为何全是歹人,若要劫财,何不专杀商贾大户?韦陀乃护法天神,金刚杵乃降魔兵器,杀手扮成韦陀模样,专杀歹人,定然表明他是在行侠仗义,除恶护善,这也说明他武艺非凡,不在乎杀人武器之优劣。尔等官府快手,白伟等江湖杀手三年来找不着真凶,皆因将目光放在江湖强盗身上,殊不知凶手却是一位忠义之士。”

    王武恍然大悟,急忙吩咐唐喜道:“速速暗查各乡各村平日里规矩的百姓,越是爱打抱不平,伸张正义的,越要多多注意。”

    乞丐骂道:“你这庸官胡说什么?凶手就在县城,你去乡村里寻找如何捉得了他?”

    “啊?就在县城?”姚华大惊。

    王武被乞丐骂为庸官,心中极其不乐,但又不敢发作,只好强忍下去。

    “是,就在县城,而且,就在县衙附近,”乞丐一面抚摸着金子,一面轻松自如地道,神色极为自信。

    王武、赵泽伦、姚华、唐喜大惊。王武瞪大了眼睛问:“先生此话怎讲?”

    “韦陀杀手每次出来都杀人吗?”

    王武回道:“只要他一露面,一般都会杀人,但也有例外。”

    “例外时,目击者为何不死?难道都是武林高手,韦陀杀他不了?”

    赵泽伦回忆道:“不,不是,我记得有好几次例外,都是普通百姓在深夜见了韦陀,万幸百姓跑得快,因而未曾遇害。”

    “跑得快?哼,元霸、花狐、姚明礼、白龙王,这些颇有手段的高手都被杀了,几个手无寸铁的百姓能躲过韦陀的金刚杵?”

    “这,这,这是何故?”王武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,经乞丐一提醒,不禁骇然。

    “笨蛋,韦陀不想杀他呀,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?”乞丐似乎特别喜欢骂人。

    “啊?”王武、赵泽伦、姚华几乎同时发出惊叹,唐喜也大惊失色。

    “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,大人的大牢里一定都关押着一个,或几个嫌犯吧?我在般若寺外常听香客们议论,什么鬼杀手被县衙抓住啦,什么鬼杀手竟然是谁谁谁啦,嘿嘿,过不了多久,又听人说,鬼杀手又出来啦,这次谁谁谁命大,逃得一命,县衙上次抓错人啦。”乞丐贪婪地摸摸黄金,复又感叹道:“真是个仁义杀手呀,他知道昏官乱抓人,为了救出那些无辜的人,情急之下只得现身,意在告诉昏官,你们抓错了,我还在外面呢。”

    王武、赵泽伦、姚华尴尬之极,唐喜亦是满脸羞愧。

    乞丐复叹息道:“唉,我要不是缺银子,还真舍不得抓这样的好人,罪过,罪过。”

    忽然,乞丐凑近王武四人,压低声音道:“这说明,韦陀杀手对县衙办案情况一清二楚,”又用手逐一指着王武、赵泽伦、姚华、唐喜,阴森森地补充一句:“他,就在你,你,你,你身边!”

    这一语,把几个庸官吓得半死!

    4

    唐喜、吴广、王贤带着刀日夜跟随乞丐一月杀,虽说韦陀杀手已经金盆洗手了,但王武依然不放心,令唐喜等人随着他,一则可以保护,二则亦能监督,毕竟乞丐一月杀来历不明,万一他拿着金子跑了呢?

    乞丐闲着,也不闲着。

    他整日里在罗山县城的各家酒楼里游荡,到处找着酒喝,让唐喜几个将那些死者家属和见过韦陀的百姓一个个叫来,然后叫唐喜他们去屋外候着,自己与来人关着门在包间里喝酒吃肉,说是调查案情,鬼知道他们在干什么。

    夜晚,又令唐喜,将厚厚地案卷搬进房内。

    如此数日,也未见有什么进展,唐喜、吴广、王贤将此情况秘密禀告给赵泽伦,赵泽伦眉头紧锁,叹息道:“唉,算了,王大人认准此人定能破案,那就伺候他一个月吧,到时候案子破不了,再找他理论。”

    没办法,只得继续好酒好肉地伺候着。

    这日,乞丐一月杀想起了长寿山庄,“听说那儿的酒十里飘香,走,今日去长寿山庄乐上一乐去。”

    长寿山庄本是一家普通饭店,为了营造一个优雅的环境,饭庄特意设在一个大鱼塘之上,全用木材、竹子打桩后建成,离岸边的路约三四丈远,中间是一条木制浮桥相连,浮桥呈好几个“之”字形。客人从路边沿弯弯曲曲的“之”字浮桥向鱼塘中心的长寿山庄走去,沿途可以欣赏金鱼、荷花美景,别有一番情趣。

    这次没有叫上其他目击证人,乞丐也许是觉得一人独饮乏味,遂招呼唐喜等人道:“我看你几个虽是无用之人,却也辛苦,来,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请唐喜几个入包间,唐喜和吴广相互看了看,也走了进去,与乞丐同桌而坐。唐喜暗道:“伺候你几天了,今天总算请我们一起吃点酒肉,算你还有点良心。”

    点了菜,要了酒,乞丐一边狼吞虎咽,一边招呼大家趁热吃,好似他是主人一样。唐喜、王贤苦笑着摇了摇头,也不管他,只顾吃。吴广手拿筷子迟迟没有去夹菜,到了这地方,吴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惊魂之夜,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大家正吃着,吴广放下筷子问道:“先生,你说过,韦陀现身有时杀人,有时不杀人,杀人是为了除恶,不杀人是为了救无辜,可那次在长寿山庄,为什么既杀人,又不杀人?”

    乞丐道:“那就既除恶,又救无辜呗。”

    吴广道:“是了,当时王县令正将朱万当成凶犯,准备定他的罪,凶手现身,确实洗脱了朱万的罪名。”

    乞丐一抹嘴,打了个嗝,显然吃得非常开心,问道:“吴广,你和县丞高海涛因何出来吃饭?”

    吴广道:“不瞒先生,县丞很照顾我们捕房,唐捕头与我商议一番后,为表谢意,决定请他喝酒相谢,只是唐捕头临时有事才未参与陪酒。”

    唐喜笑了笑道:“那天本打算去百春园找几个姑娘来陪高大人,怎奈到了百春园后,我不胜酒力醉卧在那儿了,第二天还是吴广去将我叫醒的呢!”

    乞丐道:“据案卷文书中你的陈词来看,韦陀杀了高海涛,姚明礼仗剑过去探查,他当时并未发现凶手,后来他面对着你说话,韦陀突然出现在其身后将其杀死,对吗?”

    吴广答:“是的,当时韦陀速度奇快,犹如鬼怪,杀死姚明礼后直奔我而来,幸而我拼命游去才免遭毒手。”

    “凶手杀死姚明礼时,你离他有多远?”乞丐问。

    “我当时就在鱼塘里靠岸处,离他大约十余步远,”吴广回道。

    “离吃饭的山庄呢?”乞丐追问。

    吴广回答:“大约五十步吧。”

    乞丐听完吴广的回答,陷于沉思之中,一会儿抬头看看吴广,复道:“韦陀追你了吗?”

    吴广毫不犹豫地回道:“追了,朝我走过来,我害怕,就拼命往里面游,游到长寿山庄后才发现凶手消失了。”

    乞丐笑道:“你小子命大福大,来,多吃点菜。”

    吴广笑笑,拿起筷子,勉强吃了几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