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八回 周皇后大摆思贤宴 崇祯帝醉赋求贤诗-《笏剑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帝抓起王承恩衣领怒道:“朕对曹印寄予厚望,你怎么,你怎么不早说?”

    王承恩痛哭道:“老奴也一直欣赏曹大人的才华,可见了此奏章后,细细思虑之下才惊出一身冷汗来,曹印的相机违律之权看上去美丽,暗地里却包藏祸根,万万推行不得呀。”

    帝放开这个跟随自己近三十年的老太监,瘫坐在龙椅上……

    2

    端午佳节,皇宫内张灯结彩,一派洋洋喜气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在朝堂之上指着一大帮庸碌臣子痛骂了一顿,散朝之后余怒未消,半躺在养心殿生着闷气。

    王承恩进殿奏道:“启禀皇上,皇后在后花园摆下端午延,着老奴前来请皇上赴宴。帝见王丞恩来了,吩咐道:“王承恩,明日你将曹印宣来,朕要升他为刑部尚书,授天子剑,主持行法,王公大臣惧怕变法,朕偏要变,宁愿杀掉一批庸庸碌碌的皇亲国戚,也要维护江山社稷。至于他曹印是不是心怀异志,朕暂且管不了那么多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一惊,皇上又要启用曹印了?

    王丞恩乃机灵之人,忙道:“老奴遵旨。”复又道:“皇上,皇后在后花园摆了宴席,请皇上赴宴呢。”崇祯帝奇道:“今日为何在后花园设宴?”王丞恩道:“皇上为国为民操劳政事,把今个儿是端午节都给忘了?”帝悟道:“哦,是了,今日是端午节。”

    帝大步走出养心殿,王承恩紧紧跟随,二人到了后花园,周皇后、袁贵妃、田贵妃、王妃、刘妃、方妃、沈妃都以到齐,太子朱慈烺、皇子朱慈烜、朱慈炯、朱慈焕、朱慈灿,还有坤仪公主、长平公主、昭仁公主也都早已落座。见帝到,众人起身参拜,帝环视桌上,问道:“皇后,今日佳节,为何才做这么点儿菜?”

    周皇后道:“皇上,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,妾特地吩咐御厨做了这五十五道菜,以示纪念屈大夫。屈大夫一生忠君爱国,为后世敬仰,今日这菜虽是简陋了些,却能向天下百姓表达皇上思念贤才之心迹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道:“皇后贤淑,思虑周全,不愧为天下之母。”

    帝大喜,哈哈笑道:“好,好,今日朕郁闷一天了,总算可以开开心心地吃一顿端午思贤宴了。”

    “端午思贤宴?好名字,好名字,皇上才思敏捷,随口掂来,老奴敬佩。”王承恩随时不忘拍马屁,对皇帝的话大加奉承。

    众人落座,崇祯帝看着满桌佳肴问道:“皇后,这五十五道菜都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周皇后立起道:“容妾一一道来,这是塞外的黄鼠、半翅鶡鸡,这是湖南的竹笋、烧鹅,这是江西的脆团、羊肠,这是广西的鹅掌、蒿笋,这是福建的海参、鲜虾,这是广东的蛤蜊、虾饺,这是陕西的羊膜、羊尾,这是蒙古的羊奶、牛排,这是琉球的鲨鱼、雀蛋,这是云南的银鱼、罗非鱼,这是浙江的咸粽、脆藕,这是山西的黑米、高粱,这是四川的油粽、猪手,这是贵州的土豆片、芥菜……”

    周皇后一一介绍完毕,帝喜道:“这端午思贤宴非比平常筵席,今日不赏歌舞,不起音乐,朕与皇后、众爱妃、皇子谈古论今,吟诗作对如何?”

    周皇后与众妃都道:“妾等本当遵旨,只是没有这份才华,不敢领旨。”

    帝道:“不妨,皆量才而做就是。对了,王承恩才思不错,也须做一首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慌忙摇头摆手道:“哎哟哟,叫老奴在皇上面前作诗,那不是让老奴班门弄斧吗,不成不成。”

    帝笑道:“你敢不做,就是抗旨,朕罚你到边关杀敌去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道:“老奴要是有这份杀敌力气,定然冲在三军之前,为皇上分忧。”

    田妃笑道:“王公公倒是一片忠心。”

    这时宫女已为大家斟满了酒,帝道:“朕与众爱妃、皇子难得一聚,来,大家共饮此杯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亦举杯道:“祝皇上万寿无疆,祝皇后花容永驻,祝大明江山永固。”

    大家齐声叫好,同举玉杯共饮。宫女正欲将菜肴送至皇上与皇后跟前,帝道:“你等退下,今日朕亲自给皇后夹菜。”遂拿起筷子夹了一只红虾给周皇后,周皇后也剥了一个咸粽给皇帝,众人均笑笑地看着二人。帝道:“今日不分尊卑,大家不拘礼节,想吃什么自己夹。”众人大喜,各自夹菜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喝到兴头上,崇祯帝微有醉意,又提起作诗的事,王丞恩道:“思贤思贤,天底下只有皇上才配得上‘思贤’二字,除了皇上,谁敢在此思贤宴上作诗?”众人都附和道:“是呀,我等众人岂敢僭越。”帝见说,亦觉有理,遂道:“好,既如此,朕自来作诗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