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八回 周皇后大摆思贤宴 崇祯帝醉赋求贤诗-《笏剑曲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众人拍手称好,太监备好笔墨,帝来至龙案前,忽闻风吹杨柳呼啦啦的响,帝沉思许久,得了灵感,右手执笔,左手撸袖,奋笔画龙,一挥而就。太子凑过去看,帝道:“慈烺,念给大家听听。”太子领命,朗声念道:

    问风诗

    浩浩长风总不停,拂绕人间几许春。

    当年尧舜座上客,怎无良语寄今君?

    众人称赞不已,都说写的好,独王丞恩眼中含泪,一眨一眨的。周皇后问道:“王公公怎么了?”王丞恩拭了眼泪,悲切地回话:“皇上德比尧舜,才比汤武,却无贤臣相辅,一个人独撑这偌大的江山,老奴见这《问风诗》,忍不住替皇上悲戚,呜呜呜……”众人听说,都悲痛起来,周皇后道:“王公公切莫伤感,难得你一片忠心!”又劝慰崇祯帝道:“皇上不必着急,既筑凤凰台,自有凤凰来。”

    帝叹息道:“是呀,王承恩说得不错,朕登大宝以来,何曾享受过片刻欢娱,倒是朝中这帮庸臣日日笙歌燕舞,误朕江山,可恶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收了泪,忙跪倒在地,一面扇了自己几巴掌,一面自责道:“老奴该死,今日佳节却说这伤感的话,坏了皇上喜庆,请皇上责罚。”

    崇祯帝也懒得责罚这个奴才,心情秃极,喃喃自语道:“起来吧,要论责罚,满朝文武个个都该责罚。”王承恩听了,也只得站起来,悲悲戚戚地立在旁边。

    周皇后扶帝坐下,亲自斟了一杯酒,再劝道:“皇上初登基时,从容除奸,年少风发,古之君王鲜有能比之者。如今正值壮年,来日方长,想那周文王,七十六岁才遇姜子牙,再看那汉高祖,五十岁才得韩信,皇上求贤若渴,何愁他日不遇大贤?”

    听了周皇后一番劝慰,帝心稍安,问道:“皇后以为,朕可比历代哪位君王?”

    周皇后想了想,一时不知如何回答,王承恩道:“皇上今年才过三十,以奴才看,皇上可比汉武、光武二帝。”

    帝摇头道:“若依汉朝诸帝来比,朕自以为可比文、景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道:“皇上过谦了。”

    帝叹息道:“文帝有周亚夫,景帝有晁错,可恨朕无贤才相助,朕虽有文、景之才,却要落得个陈、李后主之命,如何甘心?”

    陈后主亡国于隋,李后主殒身于宋,众人见崇祯帝自比陈、李两个亡国君主,吓得惊慌失措,惶惶然不知如何回答。

    周皇后担心皇上过于伤感,遂向田妃使了个眼色,天妃会意,提议道:“石亭那边有几颗石榴树花开得正好,一会儿我们赏花去。”周皇后道:“好,今日佳节,正好赏花。”崇祯帝无心吃饭,遂道:“何不现在就去。”大家见皇上提议了,只得放下筷子,都说好。

    一行人来到石亭,果有几株石榴树花开正盛,帝立于亭中道:“朕记得这几株石榴是皇后亲手栽种的。”周皇后道:“皇上好记性,当年皇上初登大宝,妾栽下这五铢吉祥石榴,象征多福。”帝感叹道:“十五年了!”随后又吟《困龙诗》道:

    为君十五载,不曾游兰台。

    只因山河破,困龙屈蛇穴。

    周皇后、田妃、王承恩等人面面相觑,帝似乎又回忆起当年刚入宫的那会,当时初为人主,自己就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千古明君,要将大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条,要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,要让四海来朝,八方来拜,可如今,唉……想着想着,帝迎风高吟《思贤曲》:

    孜孜十五年,凄凄窘江山。

    日日思良将,夜夜梦飞熊。

    期期又佳节,殷殷望残月。

    高高筑拜坛,虓虓将何在?

    吟毕,帝满脸悲凉,周皇后内心酸楚,强忍着别让泪珠儿滚出来,做出一副笑脸道:“今日夜已深,皇上早些儿回宫休憩吧。”众人都劝,帝也有了八九分醉,被大家扶着离了后花园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